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十八章御状 (第1/4页)
第十八章 御状 “侯爷的眼看得见?!” 回到杨府,在杨如瑄表明来意之后,杨致勤二话不说地拍胸脯保证,遗憾的是,他的画技远不如他满腹的学问,看过惨不忍睹的图之后,樊柏元干脆自个儿提笔,要杨致勤提点方位和距离。 “多亏勤哥哥帮忙找了御医详问,让我得以将侯爷的眼伤养好,不过才好些而已,这事勤哥哥可千万别往外传。”杨如瑄早想好说词,说得不疾不徐。 杨致勤愣了下,想了想,随即咧嘴笑着。“我明白了,可是侯爷,想做就得彻底,可千万别留个把柄,累了我妹子。” 杨如瑄怔怔地望着杨致勤,突觉她这个哥哥真是真人不露相,竟能联想到侯爷可能是要帮忙三皇子。 “当然。”樊柏元淡扬笑意。“我知道你也想帮三皇子。” “可惜我是个读书人,那些朝堂上的斗争,我一点不通。” “无妨,让我把昆阳城的图弄妥,对三皇子就是莫大的帮助。” “可是有几个点,我倒是没记得那般详细。” “也许咱们可以互补,当年出征西突,曾经过昆阳城,我略有印象,咱们可以彼此补强。” 于是乎,杨致勤告假三天,两人关在书房里整整三日,杨如瑄一概对爹娘说,杨致勤的毛病再犯,和樊柏元聊学问聊得乐不思蜀。 三天后,两人离开杨府时,手中带着完整的昆阳城舆图。 “依我看,不如将这舆图绣进布里,好比绣入披风内层,托人赠给三皇子时也较不启人疑窦。”回樊府后,杨如瑄如此建议着。 樊柏元摇头笑叹。看来,他的妻子比他还要小心,还要有干劲。 “你还得要安胎呢。” “我可以找杏儿和蜜儿帮忙,她俩可是针线活儿的高手呢。” 瞧她势在必行的神情,樊柏元只能由着她,最终赶在皇甫泱出发之前,托杨致尧将披风送到他手中。 而后,杨如瑄便乖乖地安胎,直到大夫说胎息正常,她才下床走动,得到樊柏元的允许,她才能到外头透透气。 而这时,早已是日光流丽的夏季了。 “欸,这是——”正要走出梅贞院的拱门时,杨如瑄眼尖地瞧见门边围墙上似乎攀爬着绿色藤蔓,仔细一瞧,只有绿叶,未见花儿,但这绿叶熟悉得很。“杏儿,你可知道这谁种的?” “奴婢不知道呢,有问题吗,少夫人?”杏儿跟着蹲到她身旁。 “没,只是觉得眼熟,也许等它开花时,我就会想起来。”在杏儿的搀扶下,她徐徐起身,原本平坦的小肮已经微微隆起。“走吧。” “夫人,侯爷说你不能踏出梅贞院喔。” “知道,我只是想到外头透口气,要不天天都窝在家里多难受。”望着绿意盎然,百花争艳的园子,她唇角扬着怡然自得的笑,抚着小肮,希望一切都能平顺。 也许是她的冀盼,也许一切皆在樊柏元计算之中,入秋后,皇甫泱果真带回了好消息。 入秋时,杨如瑄挺个肚子在万象楼运筹帷幄,负责指挥厨房和跑堂,适巧毛大娘到来,两人攀谈着。 “也不知道怎地,近来菜价似乎高涨许多,竟然有人上门要收购我这么点菜呢。”毛大娘不解地道。 “是吗?”杨如瑄微眯起眼,直觉古怪。 要说粮价高涨,应该在七月风灾过后就涨,怎会等到现在都九月了,才莫名高涨着? “不过我还是没把菜卖出,因为说好了是要给夫人的,我那儿子也说我本该如此,否则没半点信用呢。” “真是多谢大娘了,近来硕德有常回家陪你了?” “是啊,多亏夫人那席话,硕德总是想法子回家看我,哪怕只是待上一时半刻。” 杨如瑄笑吟吟地收下一篓菜,将银两交给她,为她开心着。 一回头,就听进门的客人交谈着“这可真是有趣了,三皇子一从昆阳城回来,得知南方大旱,竟然能够立即想法子运着白米往南方去,这三皇子真是有一套。” “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如此,所以近来京城的物价高涨不下?” “不,我听说是有人炒作,工部底下正查着呢,你可知道那炒作之人是谁?”那人刻意压低声响,反勾起人的好奇心。 “谁啊?” “六皇子。” “真的假的?” “是啊,听说他高价收购,结果那些商人见机不可失,所有物品跟着水涨船高。”“这岂不是惨了,许是他原本是想要收粮赈灾,岂料却变成炒作物价?” “谁要他慢了一步。” 杨如瑄听着,徐徐往厨房走去。怪了,三皇子才刚从昆阳城回来,怎么可能甫得知南方大旱旋即就能调出大批农粮? 樊府,梅贞院前的凉亭里,传来杨致尧毫不遮掩的大笑声。 “侯爷,你就不知道当工部查到六皇子身上时,六皇子那脸色…实在是精采。” 回想那一刻,杨致尧真是拍案叫绝。 “是吗?”樊柏元使个眼色,要默言替他斟茶“他没怀疑是你办事不周?” “这怎能怪我?”杨致尧双手一摊,笑得万般无奈。“眼前正好是农收期,农货大抵都已经运入宫中或是由各商家买卖去了,要我临时调货,价格自然得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