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一〇一重生之大科学家迹南云真万里  (第1/3页)
    一〇一、浪迹南云真万里    发完电报,命人赶紧收拾好行囊,乘着五月天气不热、赶紧前往甘    肃考察。作为校长,七月份学生的毕业典礼可不能缺席。    估计这一趟来回怎么也得两个月,该准备的东西可不少。学校里面的    很多事情也得要事先做好计划,比如图书馆和留学生院的建筑,比如留学    生招生考试试圌题,免得走到半路上再折回来,那就恼人了。    动身前一日,孙元起进了趟城,一是把考试试圌题送给外务部,二是向    叔祖父告别。老中堂大人听说要去甘肃,眼睛一瞪:“百熙,你就这么一    走俩月?”    孙元起心想,这学校的事情,已经安排妥当:留学生相关事宜,也告    一段落,貌似没什么事情啦?当下点点头:“嗯,事情都安排妥当了,差    不多两个月就能回来。”    “那你上折子请假了么?”老大人拈着胡星问道。    “…”孙元起真还没想这档子事儿,嗫嚅道:“一直以来,都不用    请假的呀!这还用请假?”    说来也是,孙元起从光绪二十八年出任国子监博士厅博士开始,到现    在已经三四年了,哪回不是想出国出国、想休息休息,还从没向谁请过假    ,也没有听说要请假。    “以前?以前你的那些品职,其实算不得真正的官,不过是挂着品衔    办差罢了。执行差遣,自然有上官发调,不用向朝廷告假。”老大人慢条    斯理地给孙元起普及大清圌官制常识,然后声调一转:“如今,你任翰林院    侍讲学士,乃是朝廷命官,虽然差事清闲,不用日日到院中点卯,却也不    能随便离京的!照你这样,一去俩月,又不告假与逃官有何区别?遇到御    史纠察,轻则开缺,降级罚俸:重则革职杏办,永不录用。这些,你难道    不知道么?”    孙元起听得满头汗水,原来官圌场还有这些规矩,自己闻所未闻,只好    老老实实地回答:“这些,真不知道!”    挨了老大人一番i斥只好老老实实写份折子,说明自己要去西北考察    ,申请告假俩月,递进宫里。第二天上午,折子就发还回来上面有慈禧的    御笔朱批:“另有旨意。”    果然,下午的时候就有太监前来宣旨:“命翰林院侍讲学士孙元起往    西北陕西、甘肃等处公干,考察兴办学校、洋务诸事宜,谕令沿路地方州    道府县予以保护,不得玩忽。此谕。”    除了给太监塞了一封银子时感到别扭外,领到圣旨总体感觉良好:有    了这道圣旨,路上的安全和饮食再也不用担心。想来是自己给慈禧老奶奶    节省一百万两银子,她便投桃报李,给了自己个好处。    一旦有了安全保障,孙元起的心思又活泛开了:要不趁着这个机会,    把西北之行变成学校的一次实习?反正现在经费不成问题。把主意跟罗振    玉他们一说,他们都拍手赞成,连卢弼、爱因斯坦这些年青老师也有些心    动。商量一回,最终决定带上教育系、历史系、化学工程系、生物学系、    系等五个系的学生,再有部分老师,以及部分随从保圌镖,一行近百    人,在五月上旬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大学。    行前孙元起已经做好准备,代步工具是马车往返所经过的线路不同,    大体上是每天走六十里,走两天休息一天。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,或者    天气不好时,可以多休息几日。    为什么带那五个系的学生?孙元起有自己的考量:经世大学的学生要    经世致用,学以致用。所以学生要走入社会中,进行实践,与自己所学习    的知识相印证。教育系学生要调杏西北地区的教育情况:生物系学生,要    收集西北地区的动植物标本:地理系学生要考察西北地区的地质地貌,绘    制地图:化学工程系学生,要杏找各种矿物样品:历史系,要投集拓印各    地的金石文字和图书方志。按照规定,每位学生每天都要写考察日记。考    察结束后,每人还要完成一篇考察报告。    学生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,平日里难得有这种集体外出的机会。    这种类似春游的实习,无疑让他们接触到更广阔的社会,也让他们有些严    肃的表情恢复了活泼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